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廉政文化 > 清风文苑

清风文苑

【周村好家风】毕自肃:忠勤耿介武政兼济
发布时间 : 2020-07-09 08:43 浏览次数 : 


 

       毕自肃(1580—1628),字范九,号冲阳,淄川县(现淄博市周村区王村镇)万家庄人,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进士,历任定兴县令、礼部主事、宁前兵备道参议、都察院右佥都御史、辽东巡抚等职,加赠太仆寺少卿。明崇祯元年(1628),因宁远兵变愤懑不食而死。

 

兴善除弊护佑民利

       毕自肃初任河北定兴县县令,他兴利除弊,大刀阔斧裁节借朝廷之名行私事的官差,凡借差枉道、勒索违例的,一概拒之门外,且按规予以法办。同时,制定和修改规章制度,对不利于民生的弊政进行更定、裁撤,从而减轻了本县百姓的负担,也赢得了百姓的赞誉。因政绩突出、体恤民情,老百姓称他为“神君慈母”,为他建立生祠,岁时节令对其拜祭。

       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后金努尔哈赤对明朝发动进攻,朝廷急敕毕自肃筹集巨款采买骡马车辆,为辽东边境运送军需物资。毕自肃因时间紧迫、财用不敷而愁眉不展,定兴百姓闻听讯息,各家各户献出驴、骡、车,主动出人押运,先于朝廷时限完成任务。毕自肃派人去付工费、家畜器具雇佣费,百姓们都不接受。他把百姓争运粮饷之举上报朝廷,建造“尚义坊”,以表彰百姓。

 

 

不畏权贵勇揭弊政

       毕自肃为人正直、勇于自任、敢于直言。明天启二年(1622),升任礼部主客司主事并提督会同馆。天启五年(1625),正值后金进犯辽西,情势严峻,天启皇帝召集朝廷大臣们商议对策,朝官多主张以退让的方式谋取暂时的和平,毕自肃驳斥谬论,提出了抵抗及平叛的七条建议,得到了皇帝的赞许。天启七年(1627),在宁锦之战中,因协助袁崇焕守城有功,被加封为太仆寺少卿。

       明崇祯元年(1628),毕自肃升任都察院右佥都御史,负责巡抚辽东。他发展经济、繁荣市场、筑城储需,以增强抗战实力,上书《方略九事》,被崇祯帝嘉许。毕自肃性情耿直,他把在边关反映出来的朝廷弊端直言不讳上奏皇帝,由此得罪了朝廷权贵。

 

捐躯辽东两袖清风

       毕自肃多次上书揭露朝廷弊端、抨击贪腐奸佞,被朝廷权贵挟嫌报复,有意拖延粮饷,毕自肃多次上奏均未得到回应。因断供粮饷,戍边兵将饥寒交迫,发生兵变。兵变士卒冲进毕自肃官邸,对其进行了架,他们搜遍毕自肃住处,才知毕自肃囊空如洗,并无隔夜之粮,和士兵一样过着食不饱腹的日子。毕自肃性情刚烈,一生清廉忠直却遭诬受辱,在愤懑与羞愧交加的情绪中绝食而死,年仅四十九岁。

       毕自肃死后,他的夫人王氏携子,历经数月从关外回到万家庄。王夫人深明大义、乐善好施,跟随丈夫在军营多年,耳染目濡学会很多筑城防御军事常识。明崇祯十一年(1638),王夫人率三子同族人修筑“堡子城”,明清动乱之际,曾使众多乡民多次避难于此。


上一篇:
下一篇: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