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党史践初心

阅读百年党史 汲取奋进力量
发布时间 : 2021-04-12 16:23 来源 : 今日周村 浏览次数 :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及其在周村的革命运动


  1920年暑假后,初步接受了共产主义思想的王尽美、邓恩铭、王志坚、李祚周、王克捷、赵震寰、王象午等人在济南秘密组织了“康米尼斯特学会”,这是山东有组织地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开端。不久,王尽美、邓恩铭等人筹建了早期济南共产主义小组。新文化运动以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打下了基础。“中国人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中国的面目就为之一新了。”

  长山、周村的青年学生和爱国知识分子利用在外地求学的机会积极参与到这场思想解放运动中,他们回到家乡后带来的新文化、新思想,推动了周村的思想解放。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他们进一步走上了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

  1921年6月,共产国际派马林等到上海,建议召开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7月23日晚,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正式召开。会议讨论并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选举出党中央领导机构,建立了三人组成的中央局,并选举陈独秀为书记。党的第一个中央机构由此产生,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

  周村各界在风起云涌的革命运动影响下,也掀起了数次抗税抗捐和改善劳动待遇的斗争。1923年,直系军阀在周村成立税局,征收“产销税”,横征暴敛,周村工商界群起罢市,在曲子洲的带动下,捣毁税局,打死黄姓税官。1923年4月14日,周村泉祥茶庄店员为改善劳动待遇,反对资本家的压迫剥削,在老工人徐世德、马延兰等人领导下,与济南联号店员取得联系,组织40余名店员停业集会,举行罢工,取得胜利。店员每月的工资由十吊钱增长为十块银元,职工的生活待遇也大为改善。这次罢工的胜利,极大地提高了泉祥茶庄北京、上海、天津联号职工与资本家开展斗争的积极性。

  1923年,中共济南支部派邓恩铭来淄博矿区开展地下工作。其间,介绍当时在淄川县高等小学任教的赵豫章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周村第一名共产党员。同年,邓恩铭化名丁佑民在青岛从事工人运动,发展党组织。他在青岛中国青年协会附属模范小学建立了通讯站,该校女教师丁祝华担任联络员。1924年暑假后,丁祝华的活动引起校方注意,遂被解聘。1925年3月,丁祝华通过同学关系来到周村女子小学任教员。6月,于祝华与中共青岛地下党派来的同志通过商会召开了市民大会,介绍了上海“五·卅”惨案的经过和上海、青岛、广州等地工人声援斗争的情况。会议结束后,几千名群众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7月,丁祝华又与省立济南女师两位回周村度暑假的女学生组织成立了“女师同学暑假援沪宣传募捐队”,开展宣传募捐活动,支援上海“五.卅”运动。并很快在周村工商界募集到1000多元捐款,由丁祝华交中共山东地方执行委员会。“五·卅”运动后,周村各界为声援上海学生的革命运动,学生罢课、商人罢市、工人罢工,尤其是在英国人开办的复育医院,工人举行了集体罢工,持续十余天,最终获得胜利,提高了工资待遇。

 

周村第一支部“中共周村邮局支部”的建立与影响


  近代以来,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之下,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周村人民同全国人民一道,展开了一浪高过一浪的反抗压迫、寻求解放的革命斗争。在20世纪20年代,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后,国内革命处于低潮,而在工商业重镇周村,却燃起了一束星星之火。周村作为一个繁华的工商业城镇,尤其是在1904年胶济铁路通车后,因为交通发达、工贸俱兴,被辟为商埠,有店铺近2000家,日进大车200余辆,成为附近繁华的集散中心,是有名的“金周村”“旱码头”。工人队伍也比较壮大,1920年的时候,周村就有织机6000余台,织工达到数万人。这样党组织开展地下工作有着十分有利的条件。

  1927年,在高密邮局工作的共产党员马馥塘向中共山东省执行委员会建议在周村建立党组织,受到上级的重视,并指示马馥塘:“宣传形势,大力发展组织,配合合法斗争为主要任务,开展好周村的地下工作。”1927年12月,马馥塘来到周村,以“邮务佐”(拣信生)身份为掩护,秘密开展党的地下工作。1928年5月,经中共山东省执行委员会批准,成立了中共周村邮局支部。马馥塘任支部书记,直属中共山东省执行委员会领导。从此,周村有了党的组织,这是周村建立的第一个党支部

  中共周村邮局支部成立后,领导邮局职工进行了一系列的革命斗争。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两次,第一次是在1928年6月,为响应上海邮局的罢工斗争,周村邮局支部发动周村邮局的邮差、局役及部分低薪职员举行了罢工,提出了“提高工资、增加午休时间”等要求,职工坚持罢工斗争3天,最终取得了胜利,职员每人每月增加工资两元,增加中午两小时休息时间。

  时隔不久,邮局支部又领导了第二次罢工,提出了“缩短工时,改善职工生活,停止虐待职工”等要求,并推选工作时间长、在群众中威信比较高的中共党员刘玉钤(钱)为代表与局长谈判。最后,周村邮局当局答应了职工提出的要求,罢工斗争又一次取得了胜利。中共周村邮局支部在短短的时间内两次组织罢工斗争,都达到了预期目的,极大地鼓舞了周村邮局职工的革命热情。

  然而,中共周村邮局支部领导的罢工斗争,特别是马馥塘的活动,引起了邮局当局的恐慌。1928年8月,以马馥塘在周村“人地不适”为借口,将其调往诸城县邮局。马馥塘离开周村后,周村党组织的工作由刘玉钤(钱)接替,中共周村邮局支部活动暂时停止。

  中共周村邮局支部,从成立到停止活动,虽然只有短短半年的时间,但其犹如星星之火,对周村区的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发展产生了积极和深远的影响。在周村邮局支部“革命火种”的影响和带动下,罢工运动迅速向工人、教师、学生各个行业和城乡蔓延,周村区的革命运动蓬勃开展,如火如荼,人民群众反封建、反压迫的意识逐渐觉醒。正是周村邮局支部的建立和早期革命活动这一束星火,点燃了周村人民开展抗日救亡的燎原烈火。

  周村革命先烈“一马三司令”英勇抗战、保家卫国的事迹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周村革命历史上曾涌现出无数的仁人志士,他们先赴后继、英勇牺牲,其中,最具有代表性、最有影响力的,就是“一马三司令”。“一马三司令”,指的是周村区北郊镇北旺村马家的三兄弟:马耀南、马晓云、马天民。抗战爆发后,他们兄弟三人毅然走上革命道路,英勇抗战,不怕牺牲,先后为国捐躯。当时,在鲁北清河平原、鲁中胶济铁路沿线一带,人民群众当中广泛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一马三司令,得了抗日病,专打日本鬼,保护老百姓。”讲述的就是“一马三司令”抗战杀敌、保家卫国的英勇事迹。

  马耀南,在1920年考入济南省立第一中学,学习期间就主动接受马克思主义启蒙教育,踊跃参加王尽美、邓恩铭等组织领导的“励新学会”“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等革命团体,1924年考入天津北洋大学机械工程系,积极投身于反帝爱国运动;他信仰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以个人身份加入了国民党,并与我党打入国民党天津市政府工作的张友渔同志密切联系,后被天津特别市推选为参加国民党“三大”的八名“候圈”代表之一。蒋介石叛变革命、国共分裂后,马耀南被国民党以亲共反蒋的罪名开除党籍并予以通缉。1933年8月,马耀南回乡任长山中学校长,他思想开明,选贤任能,办学有方,深得社会赞许和贤达拥护。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他投笔从戎,1937年12月26日,会同中共地下党员,组织领导长山中学师生和抗日群众骨干发动了黑铁山抗日武装起义,任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五军临时行动委员会主任,成立了清河平原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支抗日武装。1938年6月,五军发展为6000余人的抗日劲旅。是月,根据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省委决定,五军主力部队整编为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三支队,马耀南任司令员。他率部与日寇多次作战,围攻周村城、破袭胶济铁路、收复邹平县城,建立抗日民主政权,重创了日伪军。1939年7月22日,部队在移防桓台县牛旺庄时,遭到日寇三面包围,马耀南骑马率部向东北突围、至大寨村东西大街时,突遭敌人伏兵机枪扫射,不幸胸中数弹,壮烈殉国,时年37岁。

  马晓云,是马耀南二弟。1938年参加革命,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奉命率部插入敌后,先后成功拔掉周村小周家庄据点、炸毁敌人黑铁山火药库、炸毁胶济线马尚段铁路,牵制了敌人对解放区的扫荡。1942年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后,返回山东,任清西军分区副司令员。1944年8月10日,在拔除青城县王家庄据点时,不幸中弹牺牲,时年38岁。

  马天民,马耀南的三弟。抗日战争开始后,积极从事抗日救亡活动。抗日救国军第五军改编后,马天民任第三支队独立营营长。同时积极联络进步青年,为第五军拉起了一个中队的抗日武装。1939年10月13日,在长山城西大辛庄,因叛徒告密,被日军包围,在14日晨突围时不幸中弹牺牲,时年29岁。

  马家一门英烈,忠魂永存。为纪念马耀南烈士,中共清河区地委、公署举行隆重悼念活动,将创建学校命名为“耀南中学”(就是淄博五中的前身)。现在,每年的公祭日,市委、市政府都要在位于周村大埠山的淄博市革命烈士陵园隆重举行公祭活动,缅怀先烈丰功伟绩,传承红色革命基因。


上一篇:
下一篇: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