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部门在行动

周村区科技局:创新“3+3”培育模式,推动高企数量、质量双跃升
发布时间 : 2023-03-21 08:55 浏览次数 : 

       近年来,周村区将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列入科技创新的重点工作,创新“3+3”培育模式,精准发力、多措并举,有力推动了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质量双跃升。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迅速增长,自2008年以来,年均增长40%以上,2021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3家,达到10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122家。

       (一)“三管齐下”,培育壮大后备科技型企业资源

       坚持“政策引领、孵化培育、督导考核”三管齐下,深入挖掘、持续引育科技型中小企业,推动形成科技型中小企业铺天盖地、高新技术企业持续涌现、创新型领军企业顶天立地的发展格局。

       一是强化政策引领,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落实市“创新发展30条”、区《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若干政策意见》等一系列真金白银的政策,积极引导创新资源向高新技术企业倾斜,积极与财政、税务部门协调,落实好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土地使用税减半、研发投入后补助、“小升高”等普惠性政策。每年年初,区委、区政府隆重对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进行表彰奖励,激发广大企业积极性,营造了创新发展的社会氛围。

       二是强化孵化培育,齐心“乘”合力。遵循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成长规律,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库,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高新技术企业库和政策服务平台为核心的“三库一平台”,延伸高企培育链条。建立重点培育企业工作台账,指导企业对照认定条件进行定向培育,形成压茬推进,周年培育、无缝衔接的工作机制。在新材料、智能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四强”产业,建立“小升高-规上高企化-高企规模化”梯次培育体系,发挥企业的创新“主力军”作用。深度挖掘区域内创新基础好、发展潜力大的科技型企业,进行分层级培育,支持小微企业做优做强,实现“小升高”;帮助高新技术企业做强做大,规划好成长路线图,列出时间表。将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与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产学研合作、创新创业孵化载体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支持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培育发展高企,为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企业提供源头活力。

       三是强化督导考核,确保培育工作落实到位。充分利用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等督导手段,把新增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列入年度镇办科技创新考核重要指标,并加大考核权重,用好考核“指挥棒”,提高镇、办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的能动性,实行局班子成员分工负责、包片到人工作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局面。

       (二)打造“三班制”新模式,高企培育进入快车道

       通过“辅导班+重点班+毕业班”模式,帮助企业成长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并进行高新技术企业梯队式培育,辅导企业升级为高新技术企业,积极构建科技型企业孵化培育、成长扶持、推动壮大的全生命周期梯次培育体系。

       一是举办初创科技企业“辅导班”。一方面着重科技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双创载体内入驻企业加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政策宣传和落实;另一方面在积极参加市科技局、市税务局组织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培训会的基础上,分镇办进行培训辅导,做到政策宣讲“全覆盖、无死角”。对照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标准,重点在研发费用归集 、企业研发财政补助政策等方面进行培训指导,开展好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工作,做好高新技术企业源头培育工作。

       二是筛选企业进入“重点班”。开展高企申报服务专项行动,筛选成熟度较高的企业进入“重点班”,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听取企业的意见建议和发展诉求,通过“聘请行业专家讲、邀请部门领导讲、安排业务骨干讲”等方式,集中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企业研发财政补助等政策进行指导,调动企业申报积极性。

       三是“一对一”辅导“毕业班”。建立“保姆式一对一”精准服务机制,切实提升精准精细化服务水平,实行“一企一策”跟进“毕业班”高企培育企业把脉问诊,一对一梳理规范,切实解决企业申请认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认定成功率。

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企业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下一步,周村区科技局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学习兄弟区县的好经验好做法,按照市高新技术企业提质增量工作方案中确定的培育目标,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度,落实好科技创新政策,努力将周村区打造成高新技术企业的聚集高地。

上一篇:
下一篇: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